版权所有©南京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 Tel:86-025-86869321
地址:南京市江宁区龙眠大道101号 邮政编码:211166
病原生物学 代码:100103
本学科早在1934年建校初,即已开设了由我国寄生虫学奠基人、教育部部聘教授洪式闾主持的《人体寄生虫学》课程。1940年由洪式闾教授主持创建了本学科。1945年本学科即在国际权威期刊Nature上发表了我国第一篇科学论文《一种蠕虫培养基的研制》。1981年,本学科以公认的国内学术影响力,被遴选为国家首批博士学位授权点,成为国家培养寄生虫学高级专业人才的基地;并受国家卫生部委托,连续多期承办“全国寄生虫学高级师资培训班”。1993年,本学科被遴选为江苏省首批重点学科,并组建了江苏省医学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在学科带头人吴观陵教授带领下,本学科于2000年被验收评为江苏省“A类”重点学科,并再次被确定为“十五”江苏省重点学科。2003年,为进一步增强疾病防控能力、更好地开展科技创新,以应对新现和再现传染病,重组建立了江苏省现代病原生物学重点实验室。2014年,微生物学团队加入,进一步壮大了学科的教研队伍。多年来,在省政府、学校及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本学科在重要病原、病媒及相关疾病的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学科现有在编人员29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5人、讲师12人、高级实验师1人、实验师和助理实验师3人。所有教师均有博士学位。学科教研人才梯队现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名、江苏省特聘教授2名、江苏省“333 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4名、“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3名、“青蓝工程”优秀青年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4名、江苏省双创博士人才1名、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4名等。
本学科尊崇生命科学发展趋势,重视并努力以创新性科学研究促进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依附于“江苏省现代病原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平台,为重要传染病的防治研究和国家社会服务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学科团队目前主要围绕日本血吸虫、卡波氏肉瘤病毒、肠道微生物、重要病原或病媒(蚊虫)的抗药性开展系列相关研究,在国内均处于领先水平;且部分研究已达国际领先,学科骨干成员应邀为Cell出版社著名杂志《Trends in Microbiology》撰写专业领域内综述文章、为专业英文书籍撰写相关章节等。
近年来学科承担了美国NIH/RO1项目、国家“863计划”重大专项、国家“973”课题、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SFC-NIH)重点合作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重点/面上)等多项重要研究课题,目前在研经费累计达1000余万元。在这些项目的支撑下,学系一系列代表性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Oncogene、PLOS Pathogens、Nucleic Acids Res、Journal of Virology等有较高国际影响力的SCI杂志上,并申报获批了多项国家发明专利;多位学术骨干还获得多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项。学科每年培养博士4-5人、硕士16-18人,毕业研究生大多成为任职单位的业务或学术骨干,原卫生部副部长蒋作君也是本学科的博士。
学科多年来一直将国家和社会服务理念贯彻于发展中。老学科带头人吴观陵教授一直倡导大家:“我们需要且必须积极加入到国家的疾病防治活动中,不能游离于国家的重大需求之外。”学科骨干成员定期参加国家卫计委寄生虫病防治会议,参与商榷国家重要寄生虫病的防控规划、诊断防治标准及合作研究指南的制定及修改,直接服务于我国传染病的防控事业。如,吴观陵教授在血吸虫病传播疫情出现反复时,曾先后应邀作为卫生部王陇德副部长、马晓伟副部长、科技部李学勇副部长的高层咨询专家;曾在2003年应国务院办公厅之邀,参加了吴仪副总理主持召开的全国血吸虫病防治座谈会。2018年,中华医学会授予吴观陵教授“热带病与寄生虫学杰出贡献奖”、中华预防医学又授予吴观陵教授“全国血防楷模”荣誉称号,以表彰其为我国热带病与寄生虫病学科的防治、研究和教学方面以及在我国血吸虫病防治研究事业中的杰出历史贡献。
近年来,本学科仍保持了强劲的发展势头,研究与教学的整体实力和学术影响已形成明显的特色和优势。
主要研究方向及学术带头人:
分子免疫寄生虫学:苏 川
病毒免疫与分子病毒学:卢 春
媒介生物学与控制:朱昌亮
版权所有©南京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 Tel:86-025-86869321
地址:南京市江宁区龙眠大道101号 邮政编码:211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