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成果

基础医学院鲁明教授团队揭示抑郁症中性粒细胞脑浸润调控新机制及其干预靶标

作者:基础医学院 日期:2025-05-23 点击:10

近日,基础医学院鲁明教授课题组在《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发表题为《星形胶质细胞CCL5信号介导的CCR5+中性粒细胞浸润驱动抑郁病理进展》(Astrocyte-derived CCL5-mediated CCR5+ neutrophil infiltration drives depression pathogenesi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首次阐明了外周中性粒细胞的脑浸润在抑郁病理进程中的关键作用,揭示了星形胶质细胞CCL5-中性粒细胞CCR5趋化轴驱动外周中性粒细胞脑浸润的新机制,同时药理学研究也证实已上市药物Maraviroc(CCR5抑制剂)能够有效抑制中性粒细胞的脑浸润发挥抗抑郁效应。

抑郁症是严重威胁身心健康的第一大精神疾病“杀手”。近年来的研究提示免疫系统稳态失衡参与抑郁症的发生发展,维持免疫稳态是治疗抑郁症富有潜力的治疗策略,但是外周免疫细胞中枢浸润在抑郁症中的作用及中枢浸润的免疫细胞类型和调控信号并不清楚。研究人员通过抑郁患者外周血单细胞测序发现中性粒细胞亚群显著增多,进一步实验表明抑郁应激后,星形胶质细胞释放CCL5激活中性粒细胞CCR5,驱动中性粒迁移浸润至海马腔隙分子层,吞噬神经元树突棘,抑制突触传递功能,降低神经元电活性,导致小鼠抑郁样行为。同时药理学研究也证实CCR5抑制剂Maraviroc能够有效抑制抑郁应激后中性粒细胞的脑浸润,缓解抑郁行为的病理进展。

本研究阐明了星形胶质细胞CCL5-CCR5信号调控中性粒细胞脑浸润的新机制及其在抑郁症发生发展中的关键作用,为抑郁症治疗提供潜在药物靶点和新思路。

基础医学院药理学系鲁明教授和杜仁红副教授为该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常州医学中心博士后姚航与研究生蒋思源为共同第一作者。该项研究得到科技部2030“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重大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资助。

原文链接: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adv.adt6632

(撰稿/鲁明课题组;审核/陈峰 王觉进)


版权所有©南京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 Tel:86-025-86869321

地址:南京市江宁区龙眠大道101号 邮政编码:211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