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下午,基础医学院“2025学海论坛”在南京医科大学江宁校区学海楼A435举行。扬州大学表观遗传学及表观基因组学研究所所长崔恒宓教授作题为“反义lncRNAs沉默导致原癌基因异常激活的表观遗传机制”的学术报告,报告由王成坤教授主持。
崔恒宓教授团队共鉴定出55个原癌基因具有反义lncRNAs,且它们的表达呈负相关,并发现原癌基因MYC的激活与癌细胞的高甲基化调控的反义基因沉默有关,将鉴定出的MYC基因的一个反义RNA命名为MYC-AS1。MYC-AS1在体内体外具有明显的抗癌作用,抑制细胞增殖和肿瘤生长,反义RNA MYC-AS1还能结合HuR增强其RNA稳定性,利于抑制MYC的表达。此研究结果首次揭示反义IncRNA的表观遗传沉默导致原癌基因激活致癌新机制,同时也阐明表观药物AZA抗肿瘤的新机制。
崔恒宓教授的研究发现引发了与会师生的热烈反响与精彩讨论。主讲专家认真解答了与会教授和研究生的提问。
本期嘉宾介绍:
崔恒宓教授,扬州大学重点引进人才、特聘教授、扬州大学表观遗传学及表观基因组学研究所所长。入选“江苏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人才”,并担任江苏省双创人才联合会常务理事兼生物医学专委会副主任,中国抗癌协会甲基化标志物专委会常务理事,中国民族卫生协会临床医学分会常务理事,科技部干细胞重点专项评审专家,科技部“生物大分子与微生物组学”重点专项评审专家、国家生物技术发展中心“前沿生物技术”重点项目专家组成员、科技部“生物技术和人口健康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咨询专家、科技部科技引进人才评审专家。担任BMC Medical Genetics等多个SCI杂志副主编或编委。发表SCI论文90多篇,包括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Nature、Science、Nature Medicine、Cancer Cell等期刊发表多篇论文,文献引用超过万次,连续4年入选全球前2%“生涯影响力”顶尖科学家榜单。
(撰稿/姜传怡;图片/姜传怡;审核/陈峰、王觉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