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至2014年,是基础医学院全面快速发展的繁荣时期。学院紧密围绕“十一五”“十二五”发展规划制定的各项任务和目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机遇,开拓创新,锐意进取,注重内涵建设,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平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合作交流和管理等各项工作均取得了显著成绩,学院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一)党务工作
基础医学院党组织随基础医学部成立始建于1958年初,时名为基础医学部党支部。1964年下半年学校机构调整,党支部随基础医学部一并撤销。1978年6月,随基础医学部恢复,成立了基础部党总支。1994年5月,随基础医学部更名为基础医学院,成立了基础医学院党总支。1997年4月,基础医学院党委成立,同时撤销基础医学院党总支建制。
截至2014年,基础医学党委有28个党支部,其中教职工党支部14个、学生党支部13个、师生联合党支部1个,党员396人,其中教职工党员154人,学生党员242人。
学院历届党委始终按照上级要求,紧紧围绕学院中心任务开展工作,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特别是2005-2014年,基础医学院进入快速发展的繁荣时期,学院党委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不断寻求加强党组织自身建设和充分发挥作用的最佳结合点、着力点,先后制定并实施了《基础医学院党政联席会制度和议事规则》《基础医学院各党支部党建工作目标体系》《南京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各类岗位职责及规章制度》等,为学院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等各项事业的发展发挥了“引领、凝聚、服务、保障”作用。
2001年,基础医学院分党校成立,主要承担入党积极分子的培训工作。院党委书记、副书记分别兼任校长、副校长。
2008年四川省汶川发生地震,学院师生慷慨解囊支援灾区:组织胚胎学系、神经药理研究室集体向灾区捐款1万元,法医学系党支部通过南京市红十字会向灾区捐赠1万元,学院党员师生向灾区捐款总计近17万元,登记献血的师生有600多人。
2005-2014年,学院党组织和党员多次受到上级表彰,如学院党委获“江苏省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系和学生工作办公室获江苏省教科系统“工人先锋号”,药理学系获江苏省“五一巾帼标兵岗”称号,数学物理工程党支部获“江苏高校2009-2010年度党建工作创新”奖;王景平同志获“全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先进个人”称号,姚堃教授获“江苏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陈春燕同志获“江苏省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周作民教授获“省教育工委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徐昌芬教授获“江苏省教育工委师德先进个人”称号,苗登顺、戴一凡教授获“江苏省五一劳动荣誉奖章”,孙玉洁教授获江苏省“五一巾帼标兵”称号。
(二)教学工作
学院牢固树立教学的中心地位,主动适应新的医学教育发展趋势,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双语教学和PBL教学,积极开展开放性实验教学,注重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快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步伐,推动优秀教学团队建设,完善教学质量保证与监管体系,教学成效日益凸显。
学院教师克服严重缺编的困难,超负荷地奔波于新老校区,高质量圆满完成全校各学制、各专业、各层次的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近5万学时/年的教学工作,每年开设110多门必修和选修课程。
2005年,生物技术系成立,同年首次招收30名本科生。2006年,生物医学工程系成立,同年首次招收30名本科生。
学院设立的医学司法鉴定、生物技术、生物医学工程3个专业加快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步伐,建立实习教学基地40多个。2010年,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授予权”。
学院加强对教学质量的保障与监控,制定了一系列管理制度,除逐步完善学生信息员监控、督导组专家听课、青年教师讲课竞赛、示范课教学等制度外,还在全院范围内推行“青年教师教学导师制”和“青年教辅人员教学导师制”,遴选高年资教师对青年教师和青年实验教学技术人员一对一指导,充分发挥高年资教师的指导和示范作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教学质量稳步提高。2009年和2010年,“基础医学实验课程群教学团队”和“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教学团队”分别入选国家级教学团队。
学院加强实验教学平台建设,提升学生实践和操作能力。2006年,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被遴选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现了学校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零的突破。2007年,组织召开了全国医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研讨会,并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中心内涵建设,2008年接受教育部中期检查获得专家高度评价。2012年,基础医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通过教育部验收,取得了全省同类7个示范中心中排名第一的好成绩。医学机能学、医学形态学、人体解剖学、生物技术等教学实验室分别获得2007-2010年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特色优势学科实验室项目。2011年,“生物医学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和“现代生物技术与医药综合训练中心”入选江苏省“学科综合训练中心”建设点。学院还建成本科生开放实验平台和国内先进的第四代网络显微数码互动实验室数个,改善了实验教学条件,提高了实验教学水平。
《医学机能实验学》《人体结构学》和《人体形态学》课程入选国家精品课程;《医学寄生虫学》《病理学》《生理学》课程入选江苏省精品课程。2014年,学院已建立并完善了“校级精品课程-省级精品课程-国家精品课程”3个层次的课程建设体系和质量保障体系。《人体寄生虫学》入选2009年度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项目。
学院主、参编国家规划教材10余部,主、参编各类教材或多媒体教学课件100余部。《机能实验学》(第二版)入选“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医学寄生虫学》《人体结构学》《机能实验学》《医学分子生物学》4部教材被遴选为省级精品教材;由人体解剖学系教师和数学与计算机教研室制作的课件《人体解剖学网络自主学习考试系统》在“第四届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课件评比”大赛中获得一等奖;学院设计的“虚拟实验室”获江苏省高等学校“方正奥斯杯”多媒体教学课件竞赛一等奖;生物医学工程教师制作的课件《医学影像物理学》获得江苏省高等学校优秀多媒体教学课件一等奖。
2005-2014年,学院教师获得省级以上教改课题20余项,其中江苏省教育厅教改课题3项,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试点项目”1项,中华医学会教学改革项目7项;获校、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20余项,其中《构建基础医学实践教学平台,培养创新型医学人才》获得2009年江苏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10年,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试点项目”1项。
学院利用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博士授权点的人才优势和科研条件,结合课堂教学,每年暑期接收优秀本科生和七年制学生进入相关实验室进行科研实践训练;基础医学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在本科生和七年制学生中开设综合性实验、自主设计实验、第二课堂,每年有500余名学生接受训练;数学与计算机教研室、生物医学工程系每年定期组织培训大学生参加相关竞赛项目。通过培训实践,学生跨学科视野和知识深度、创新思维和实验动手能力大大提高。
由学院教师指导的本科生获得江苏省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41项,指导的本科生、七年制学生发表国际期刊SCI论文5篇、国内期刊论文50余篇。生物技术专业毕业生获得“2009年度江苏省优秀毕业生论文一等奖”。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毕业生获得“2010年度江苏省本专科优秀毕业设计(论文)三等奖”“团队优秀毕业设计奖”。由学院教师指导的学生分别获得第十届、十一届、十二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和三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二等奖,“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二等奖,“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论坛暨实验设计大赛”三等奖。
2012年,学院教师指导本科生在“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论坛暨实验设计大赛”中获得一等奖1项、三等奖5项的佳绩,学院获得最佳组织奖。
学院研究生招生规模逐步扩大,研究生培养质量持续提升。学院逐步建立起一套学科特色鲜明、导师实力雄厚、培养质量坚实、管理体制健全的研究生教育体系。截至2014年,学院共有1个博士后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9个二级学科博士点、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6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共有博士生导师40人、硕士生导师31人;在读博士研究生128人,硕士研究生371人。2005年,在国家第十轮学位点申报中,学院取得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两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09年,胡刚教授指导的博士生周芳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1项。2014年,胡刚教授指导的博士生鲁明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1项。
(三)科学研究
学院坚持走“科研强院”之路,以提升学术核心竞争力为目标,大力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取得了显著成效:科研规模稳步扩大,项目层次不断提高,科研水平大幅攀升,从而推进学院整体实力迈上新台阶。
学院面向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需求的基础性科学问题,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取得了具有重要创新意义的科研成果,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能力显著提高,科学研究产出业绩突出。2005-2014年,学院共主持国家“973”项目2项(首席科学家沙家豪、赵子建),“973”课题13项;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44项,其中杰出青年基金2项(胡刚、陆巍),重点项目8项,优秀青年科学基金1项,重大研究计划培育项目3项,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5项;主持“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2项,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RO1项目3项。省部级以上项目总经费为24383万元;发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SCI论文663篇,其中影响因子大于5的95篇,包括沙家豪等在NatGenet(IF35.532)、徐涌等在JNatlCancerInst(IF14.336)、Hepatology(IF12.003)、CircRes(IF11.861)、陈琪等在AmJRespirCritCareMed(IF11.08)上发表的论文各1篇;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江秉华,排名第4),部、省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第一获奖人胡刚、朱昌亮),二等奖6项,三等奖4项;获得授权专利45项,其中多项与有关企业洽谈成果转化事宜。
学院通过资源整合和科技支撑条件建设,加大重点实验室申报力度,取得了显著成果。
2005年,学院的纳米中心被批准为卫生部抗体技术重点实验室。2007年,江苏省神经退行性疾病重点实验室获准立项建设。2010年,江苏省心血管病学重点实验室获准立项建设。2011年,生殖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获科技部批准立项建设,实现了学校国家重点实验室零的突破。2012年,江苏省异种移植重点实验室获批立项建设,其异种器官移植研究在国内外具有领先地位和优势。
截至2014年,学院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生殖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9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人类生殖调控与危害评估重点实验室、卫生部抗体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苏省人类功能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江苏省现代病原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江苏省人类功能基因重组学重点实验室、江苏省神经退行性疾病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心血管病分子干预重点实验室和江苏省异种器官移植重点实验室),大大促进了学校和学院的科研平台建设、科学研究发展,为实现转化医学,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2010年,电镜室更名为分析测试中心,分析测试中心服务于全校的科学研究,加强了大型仪器设备的利用和管理。
(四)学科建设
学院坚持以提升学术核心竞争力为目标,强化学科建设战略性谋划,制定了一系列管理机制,多管齐下,开拓创新,进一步加强学科资源的优化整合和合理配置,加大经费投入力度,确保学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学院整体实力得到了显著提高。基础医学一级学科带头人为陈琪教授。
学院根据学校要求,对部分学科进行调整。2005年外语部单列为外国语学院;成立生物医学工程系,并在人员配备、实验设施、经费保障等方面予以支持。2009年,细胞生物学与医学遗传学系分为细胞生物学系与发育遗传学系。2012年,根据学校统一部署,病理学系整体转入第一临床医学院管理。2014年初,病理学系重新归入基础医学院。
2006年,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病原生物学两个学科入选江苏省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建设点。2007年,药理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被分别遴选为国家重点学科和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实现了学校国家重点学科零的突破。2008年,基础医学被遴选为江苏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促进了多个学科交叉融合、新兴学科的孵育生长和学院学科建设整体水平的提升。2009年,基础医学被遴选为江苏省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建设点,标志着学院学科建设取得新的突破,对于进一步凝练学科特色和优势、提升学科整体实力和影响力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2010年,学院完成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特色重点学科建设类”和“省级重点学科建设类”项目申报工作,药理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申报特色重点学科、基础医学一级学科和病原生物学申报省级重点学科,获得批准;基础医学一级学科及5个二级学科通过“十一五”江苏省重点学科中期检查,其中基础医学一级学科和药理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两个二级学科被评为A类。2011年,经过精心申报,基础医学一级学科被遴选为“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一期项目”(A类)。为了落实工作责任,强化建设措施,严格项目管理,学院召开了基础医学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推进会。会议进一步明确了建设目标,落实了工作责任,对优势学科建设和学院持续发展起到了有力的促进作用。2012年,在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一期项目中期评估中,基础医学优势学科被评为“优秀”。江苏省教育厅组织领导、专家对基础医学优势学科进行了现场考察观摩,并对基础医学优势学科建设取得的重要进展和突破给予了充分肯定。2012年,药理学与毒理学学科进入全球研究机构(ESI)学科排名前1%。
在2009年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基础医学一级学科博士点评估中,学院综合实力排名第9。
在2012年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基础医学一级学科博士点评估中,学院综合实力排名第7(前20%)。
(五)师资队伍建设
学院大力实施“人才强院”战略,根据科研发展方向,引进了一批高层次学科和学术带头人,同时重视学术带头人及骨干教师的培养和提高,优化制度环境,探索创新团队组织新模式,逐步建成一支可持续发展的集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为一体的国内一流的创新团队。
截至2014年,学院有教职工319人,其中教师207人,技术人员83人。在207名教师中,有教授54人(包括海外特聘教授8人)、副教授33人,博士生导师40人、硕士生导师31人,165人具有博士学位,占教师总人数的79.7%;187人具有研究生学历,占教师总人数的90.3%。
2005-2014年,学院入选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2人(戴一凡、赵子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培养对象3人(卢春、李胜男、徐涌),入选江苏特聘教授3人(赵子建、周洪、陆巍),入选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一层次入选1人(沙家豪)、二层次入选3人(陈琪、胡刚、韩晓),获“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1人(韩晓)和政府特殊津贴1人(朱昌亮)。2006年,以“生殖医学”重点实验室为主体的“生殖健康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创新团队获国家重大人才工程创新团队;2006年和2008年,药理学和病理生理学创新团队被分别遴选为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科技创新团队。2009年和2010年,由王迎伟和周作民教授牵头的“基础医学实验课程群教学团队”和“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教学团队”分别入选国家级教学团队。2011年,代谢疾病研究中心团队入选江苏省“创新团队计划”引进团队。2013年,由陈琪教授牵头的“心血管病转化医学协同创新中心”成功入选首批立项建设的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
学院有38人(次)在国内外专业期刊担任主编、副主编或编委;56人(次)在国际、国家及省级学术团体担任领导职务,如WHO/TDR血吸虫病指导委员会委员,亚洲寄生虫学家联盟国际组委会委员,国际心脏研究会中国分会副主席,国际动脉粥样硬化学会中国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动物学会生殖生物学分会副理事长,中华医学会热带病与寄生虫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地方病协会血吸虫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卫生部寄生虫病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寄生虫病专家组组长,国家重大基础研究专项专家组成员,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评审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与医学部学科评审组专家(多人),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常务理事兼江苏省病理生理学会理事长,江苏省解剖学会、生物化学学会理事长,江苏省药理学会、药学会、细胞遗传学会副理事长,江苏省寄生虫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在学术界具有广泛的影响。
学院积极拓宽渠道,引进海内外具备国际前沿水平的杰出人才,以提高学院的学术地位和竞争实力。2005-2014年,学院共引进海内外优秀人才21人,其中美国著名高校副教授2人、助理教授2人。
2010年,学院引进赵子建、戴一凡教授为首的代谢疾病研究团队。2012年获得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首席1项。2012年,以该团队师资为主的江苏省异种移植重点实验室获准成立。
学院积极完善科研人才培养资助体系。为使青年教师进一步拓宽学术视野,了解学科前沿,2005-2014年,学科共选派优秀青年教师到国外进修访学32人,参加国际会议70人;自2009年起,学院设立了青年教师培养基金项目,鼓励优秀青年教师进行科学研究,为其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以保证科研队伍的可持续发展,截至2014年,学院共有62位青年教师得到青年教师科研培养基金资助。自2011年起,基于优势学科经费,实施基础医学优势学科优秀青年教师国外研修计划,资助优秀青年教师赴国外研修(10万元/年),截至2014年,已遴选了12位教师。
(六)社会服务
学院加强部省级重点实验室的交叉与融合,充实高水平技术专家队伍,建立高水平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包括基因功能研究平台、蛋白质组学研究平台、干细胞研究平台、神经生物学研究平台等,为学院、学校及全省高水平研究成果的产出和社会服务做出了贡献,学院社会服务功能日益增强,围绕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需求,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产学研结合和高校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2009-2014年,学院科技服务获得经费2215万元。
依托于法医学系的南京医科大学司法鉴定所和“江苏省妇女伤情鉴定中心”为司法与仲裁公正起到了良好的保障作用。2009年,法医学系和司法鉴定所通过了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评审,并被批准为全国法医临床鉴定人转岗培训基地。
依托于组织胚胎学系的“康本医学检测所”开展不孕不育的实验室检测工作,把科研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为科学研究提供了资料,为不育症的诊治做出了贡献。
人体解剖学科和南京市红十字会联合建立了遗体接受站,为江苏省的遗体捐献工作和医学事业发展做出了贡献。2008年,建成了作为首届“江苏省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之一的“南京医科大学遗体捐献纪念网站建设项目”——“厚德园”网站,该网站成为全国第一个系统地对遗体捐献进行纪念和宣传的公益性网站。
(七)合作交流
学院积极开展多层次、多渠道的对外交流与合作,通过邀请国外知名专家到学院讲学,联合申请项目与合作研究,选派教师出国进修学习,共同培养研究生等形式,拓宽学术视野,提升整体学术水平和声誉。
2005-2014年,学院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到学院开设讲座110人次,共主办重要学术会议15次,其中全国性会议10次,国际会议5次,选派中青年教师赴国外学习培训和参加学术交流活动共120人次。
2005年,由江苏省教育厅和江苏省学位办主办、南京医科大学承办的“现代生物医学发展与创新”——2005年江苏省博士研究生学术论坛获得圆满成功,学院承担了论坛的大部分工作,此次博士论坛扩大了宣传,提升了学校声誉,获得了与会专家及博士研究生的一致好评。2008年,学院成功举办2008年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医科大学三校基础医学优秀青年人才学术交流会,为三校优秀青年人才创造了把握前沿医学进展、拓宽学术视野的平台。2009年,江苏省生殖医学重点实验室主办了“第三届亚洲太平洋地区男科学论坛”;江苏省神经退行性疾病重点实验室举办了第二届主题为“神经科学研究-从基础到疾病”的全国神经科学学术沙龙;病原生物学系和江苏省现代病原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共同主办了“2009全国血吸虫感染免疫学高峰论坛”。2010年,病理生理学系承办了中国病理生理学会第九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药理学系承办了第14届全国神经精神药理学学术会议;组织胚胎学系承办了中国解剖学会医学发育生物学分会第二次学术研讨会;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参与承办了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第十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学术会议;物理教研室承办了第六届大学物理课程报告论坛医药类专业基础物理课程分论坛。通过各类学术会议,拓宽了学院教师学术视野,活跃了学院学术氛围,扩大了学院学术影响力。2010年,学院与研究生处共同主办了首届优秀大学生暑期科技夏令营活动,来自全国7所知名医学院校的60余名优秀大学生代表参加了夏令营活动。此次活动为优秀本科生参与科学研究搭建了平台,加强了学校与国内优秀医科院校的交流,展示了学院在学科建设及科学研究方面的水平和影响力。2012年,由学院承办的三校基础医学院学术交流会在江苏溧阳成功举办,来自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医科大学的24位教师分别介绍了在各自专业领域的研究进展,为“三校”教师构筑了学术交流的平台,增进了了解,实现了共赢。2013年,病原生物学系成功举办第三届海峡两岸寄生虫病学术研讨会,为海峡两岸寄生虫病的研究构筑了交流平台,促进了两岸寄生虫病的防治,增进了海峡两岸学者间的友谊。
(八)管理保障
学院按照党政共同负责制的运行体制,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积极推进院务、党务公开,努力营造和谐的学院氛围,增强了学院的凝聚力,为学院教学、科研的快速发展建立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体系。
2006年,学院制定了《基础医学院关于院务公开的实施意见》,加强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规范办事程序,向全院公开经费来源、支出和使用管理以及重大决策等情况,从而进一步密切了干群关系,调动了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水平;制定了《基础医学院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和议事规则》,学院重大问题必须由党政领导集体讨论决定,促进了学院领导班子决策的民主化、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保证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完成。2007年,根据学校的统一部署,结合学院实际,学院建立和完善了《基础医学院规章制度》。2008年,学院成功召开第二届教职工代表大会,大会增强了教职工参政议政的意识和能力,促进了学院民主管理工作,对学院各项事业的发展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大会在充分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完善了《南京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教职工业绩津贴发放细则》等5项制度。学院根据发展需要,适时完成学院教学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和学位委员会的改选工作,并充分发挥3个委员会在学院建设与发展中的作用。
2007年,先知楼地下室高压灭菌房顺利通过验收并投入使用,运转正常。为加强先知楼的消防安全性,学院为先知楼安装消防报警器,提高了先知楼的消防安全保障水平。2012年,学院完成了临时动物房的改造并投入使用,为学院动物实验提供了便利。
学院牢固树立安全意识,完善安全防控体系,通过举办先知楼消防疏散演练、开设急救知识培训班、实验室安全卫生评比等一系列活动,构筑学院安全管理工作基础。
开工建设江宁新基础医学教学科研楼,为学院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