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介绍

时间:2014-04-28浏览:2299

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  代码:100101


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科成立于1934年南京医学院建立之际,目前是江苏省重点学科以及江苏省国家重点学科培育点。学科于1981年成为国内第一批人体解剖和组织胚胎学硕士学位授予点;2003年成为人体解剖和组织胚胎学博士学位授予点;2004年成为国内第一个,也是唯一的生殖医学博士学位授予点。2010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成为国家级教学团队。该学科生殖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康本医学检测所的依托学科。

本学科承担本科生、5+3医学生、留学生、研究生等不同专业的人体解剖学课程(包括系统解剖学、局部解剖学、断层解剖学、头颈解剖学、神经解剖学、临床应用解剖学等)、组织胚胎学中英文课程、人体结构学、基础医学概论、发育生物学、生殖健康等课程,同时还积极主编或参编包括国家“十二五”、“十三五”规划教材在内的数十部教材和专著,编制各类CAI课件数十部;承担多项部、省、校级教学研究课题,发表教学论文多篇,其中SCI收录教学论文2篇。《生殖医学》为人民卫生出版社发行的国内第一本生殖医学教科书;人民卫生出版社发行的《人体结构学》至今已为第三版,2006年“人体结构学”被评为省级一类精品课程,2007年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学科在国内率先编写了《形态实验学》 教材,且“形态实验学”被评为江苏省一类优秀课程;2004年“人体解剖学”被评为省级二类优秀课程; 2015年“系统解剖学(全英文)”被评为江苏高校省级外国留学生英文授课精品课程,2016年被评为教育部第二期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程;2017年“局部解剖学(全英文)”被评为江苏高校省级外国留学生英文授课精品课程。学科建设的“医学伦理教育馆”和大规模的开放实验室,是我校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科组织胚胎学教师长期从事“生殖医学”研究。早在70-80年代,张适、朱启锭教授主持的棉酚的男性抗生育研究就获得了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颁发的六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成果二等奖。进入90年代,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本学科的生殖医学研究也随之踏上新的台阶。作为组织者和主要成员,整合校内其他从事生殖医学研究的相关学科和人员,于1997年建立了江苏省生殖医学重点实验室;该实验室2002年成为科技部和江苏省共建的重点实验室;2004年成为江苏省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点;2006年成为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重点实验室;2011年成为生殖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本学科沙家豪教授和周作民教授分别为实验室第一任主任和副主任。围绕“生殖医学”这一方向,学科重点进行配子发生的分子机制研究,从基因、蛋白、细胞、动物模型和人群等不同层面,研究配子发生的分子网络调控,重点探索人类配子发生过程中遗传信息稳定传递的分子机制。根据配子发生过程中蛋白质表达高度特异性和复杂修饰性的特点,着重应用蛋白质组学研究技术,系统展示配子发生及遗传信息稳定传递的分子传导通路,研究蛋白修饰对其通路的调控。近5年主持国家973计划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项目首席科学家1项,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国家973计划和国家重点研究计划3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4项,在研课题总经费达数千万元。相关研究成果发表SCI收录论文60余篇,包括cellNature GeneticsNature CommunCell Stem CellCell Res PNAS等著名杂志,平均影响因子大于6分。利用Cas9技术在国际上首次建立了靶向基因编辑猴,研究结果发表在Cell上,产生了重大国际影响应用胚胎干细胞体外诱导减数分裂产生出具有功能的精子细胞,研究结果发表在Cell Stem Cell上,为解决人类不孕不育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近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一项,中华医学二等奖1项,全国妇幼健康科技成果一等奖1项、教育部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项、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优秀科技成果奖一等奖1项。

学科人体解剖学教师在苗登顺教授的带领下主要从事衰老与疾病、衰老与肿瘤及机制研究、骨与干细胞生物学、神经损伤及退行性疾病、心血管活动的中枢调节、心血管炎性衰老机制及干预等研究工作。近年来承担科技部973子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3项、面上项目8项、青年基金10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项目3项,部省级课题10余项;国内外发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学术论文百余篇,其中SCI收录近80篇;获江苏省政府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各1项。

学科还注重教学、科研和科技开发的有机结合。学科成立的“康本医学检测所”注重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社会,主要开展不孕不育的实验室诊断工作,特别是将分子生物学技术用于临床检测,在基因诊断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每年接诊病人约10000人次,为不育症的诊治作出了贡献,为科学研究提供了资料。
  在实施学科建设的过程中,形成了一支敬业精神和团队精神好的高素质学术团队。学科现有人员共32名,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8人,讲师12人,助教1人,科辅人员2人。所有教师均具有博士学位,有博士生导师8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教育部创新团队学科带头人1人,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4人,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资助2人,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1人、青年优秀骨干教师3人。

学科现有科研实验室两千多平米,拥有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和生殖医学、生殖生物学研究的主要仪器设备,建立了功能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细胞和分子生物学、形态与病理学研究平台,为实施项目、积累成绩、再攀高峰提供了条件保障。


学科带头人: 沙家豪
主要研究方向及学术带头人:

生殖医学:沙家豪

衰老与疾病/骨发生和骨代谢:苗登顺